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荊楚網記者周中華 通訊員曾曉春
“合村以后,我們村真是沾光了,債務化解了,脫貧有指望了,現在最后一處通組公路也開始硬化,真是感謝李書記、感謝黨!在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鎮(zhèn)土門坳村原蔡家寨4組1.3公里通組公路硬化工程招標會上,原蔡家寨村黨支部書記成學文顯得十分高興。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和勞動力遷徙,不少農村變得地廣人稀,為了節(jié)約行政成本,優(yōu)化干部配置、規(guī)范村務管理,行政村合并勢在必行,但合村路上需要面對干部、干群合心、債務處理、創(chuàng)新管理等系列問題,其中干部合心和債務處理問題尤為突出,但土門坳村給我們提供了典范。
帶著對基層楷模的敬佩之心和對其英明舉措的好奇,記者電話采訪了書記李繼升,這位老人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據李書記介紹,原土門坳村共有10個組328戶1198人,村集體有烘烤房和村部,烘烤房已發(fā)包2年,每年可獲租金6萬元,還有60畝杉林收取承包費8000元。茶園24畝,年可獲收益5000元,村級無債務。全村實現通組公路全硬化,水利設施運行良好。而原蔡家寨村共有4個組108戶342人,村集體負債17.1萬元。尚有2.2公里通組公路未硬化 。
為了實現合村又合心合力,土門坳村以強帶弱、資源共享、債務共擔、科學管理、共謀發(fā)展,新村班子成立后,真正實現了合村合心又合力。
資源共享,債務共擔
原土門坳村沒有債務,還略有盈余,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發(fā)展壯大,通組公路實現全硬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村內部管理有條不紊,可謂是“小日子過得去”。與蔡家寨合并后,背上了村級債務,增加了基礎建設,但他們沒有嫌棄弱小,更沒有絲毫怨氣。為了把合并工作搞好,他們嚴格執(zhí)行合署辦公、資產交接等程序之外,新任村支部書記還帶領新兩委成員到原蔡家寨各組聽取黨員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迅速籌備硬化大老洼山到蔡家寨垸2.2公里通組公路,預計工程將在9月中旬開工。
交叉任職,科學管理
合并后,原蔡家寨支部書記主動提議由原土門坳村支部書記擔任新組建村支部書記兼主任,自己任副主任,其他村兩委成員均為合并后的村兩委成員,由副主任主管賬務,原土門坳村秘書任出納。為了更好熟悉情況,實行“交叉住點”,原土門坳村干部帶點原蔡家寨的4個組,原蔡家寨村干部到原土門坳村帶點。為了促進工作規(guī)范有序,他們積極建章立制,探究科學管理。狠抓“四個例會”制度和專職化管理。一是年初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和部署全年工作計劃,做到黨員群眾心中有數,人人參與、事事關心。會上公開上年度財務,做到交給全村村民一本明白賬。二是“七一”期間召開黨員、代表會議,由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說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村務建設落實情況,查缺補漏,按期督促各項任務完成。對在黨員群眾中受到好評的黨員,評選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三是定期召開老干部和諧會議,借助老干部、老教師、老代表、老黨員、老退伍軍人的好經驗、好辦法,幫助排查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垸、大事不出村。全年評選1名“優(yōu)秀老干部”,帶動老同志的積極性。四是年終召開全體黨員、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會議,總結全年工作成績,查找一年工作的困難和問題,理清第二年的工作思路和發(fā)展方向,并在會上評選出2名“好代表”。同時,要求村干部星期一至星期五全體上班、并執(zhí)行周末值班制度。
合心合力,共謀發(fā)展
一是抓項目建設,促村級發(fā)展。對原蔡家寨20畝茶園進行低改,加強管理,將原蔡家寨村部改造成茶葉加工廠,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也促進了村民增收;利用蔡家寨風電項目,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帶動村民增收。二是抓環(huán)境整治,促村莊秀美。對村莊環(huán)境治理實行常態(tài)化,農村垃圾定期轉運處理,各垸亂占、濫建從源頭抓起,杜絕臟、亂、差現象發(fā)生。三是抓菊花產業(yè),促精準脫貧。依托項目發(fā)展集體經濟。2015年依托扶貧項目建設燒烤房一座并進行出租,年村集體可獲租金6萬元,一舉實現了村集體脫貧。實行市場主體與貧困戶對接幫扶。全村一般貧困戶28戶,在小額信貸的基礎上,由崎山緣菊業(yè)有限公司土地流轉并提供就業(yè)崗位,在2015年各戶增收3000元,幫助全部一般貧困戶越過了2736的貧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