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今年暑假,有幸去了一次青島,游覽了威海的仙姑嶺,對威海市高規(guī)格、大規(guī)模、大氣派開發(fā)和利用仙姑嶺很有感觸,于是,想起了我們湖北麻城的麻姑仙洞,兩山相比,覺得麻姑仙洞的開發(fā)和利用更具有旅游價值。
一、兩山的比較;
麻姑仙洞,位于麻城城區(qū)西北五公里處,海拔342.6米。位踞鄂、豫、皖三省要塞,為鄂北咽喉。東挹龜峰,接大別山之奇,南收漢江,挽四鄉(xiāng)之秀,西北二方霧鎖群峰,空蒙浩蕩,氣合驚雷。山中峰巒清秀,洞壑幽深,溪泉潺潺,風景絢麗,素為道教煉士養(yǎng)性修真之福地。
仙姑頂,位於威海市區(qū),離市中心僅五公里,在望島西北山最高峰,海拔375米。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樹木參天,遍布奇花異草,幽靜辟深,古老蒼勁,景色迷人,登極峰,東瞰大海及劉公島,北眺市區(qū)全景,美色盡收眼底,北望翠綠青山叢林及渤海灣。濃厚的天然佳境,還有流傳甚廣的仙姑神奇?zhèn)髡f,造就了少有的旅游圣地。
兩山都是城市的后花園,不但給市民帶來方便的旅游休閑之所,而卻還能吸引大批外來的游客參觀訪問。麻城地處鄂豫皖三省要塞,是京九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大廣北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的交匯處,交通樞紐更為便利。
二、兩山傳說比較:
(1)、麻姑仙的傳說:麻城之名始于東晉,因后趙部將麻秋筑城而得名,據《麻城舊縣志》記載,麻秋生性暴躁,筑城時,逼民工雞鳴才能收工,天亮必須開工,稍有怠慢,鞭抽棍打。其女麻姑,年方十八,性情溫順,十分憐憫民工,她多次勸其父讓民工多歇息一會兒,其父不理睬,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麻姑只好采取一種隱蔽的辦法,她上半夜學雞叫,引發(fā)全城的雞都叫起來,其父聽到雞鳴就讓民工收工,民工得以提前休息。時間長了,其父覺得不對頭,四方查找原因,當得知是麻姑所為時,就狠狠地打了麻姑。麻姑憤然離家出走,決意修真,途中,遇仙人指點,便來到五腦山北端仙居山的半山腰,這里山不高但秀氣無比,確如仙境般,仙人用手一指,地裂山開,奇洞形成,麻姑就在洞中開始了漫長的修煉生活,終于得道成仙。 麻姑仙洞,洞口坐北面南,洞內中空如屋,洞底有一池,魚游其中,山泉不絕,冬飲不覺涼,夏飲清熱解表,洞上懸石支架,令人驚奇,背后平臺可容納數百人,東南諸峰作護衛(wèi)屏障,西北則煙云繚繞,千百年來,麻姑的美德感天動地,八方善男信女前來麻姑仙洞朝拜,四時香火不絕。
(2)、仙姑頂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仙姑頂南面的看牛山上,住著一個郭姓老漢和他的女兒,郭老漢忠厚善良,女兒天生麗質,心地善良,人見人愛,長到十六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場大病,從此不吃不喝,行善積德,經常為百姓采藥治病,救苦救難,深受周圍村民的愛戴。郭姑娘喜歡貓,家里養(yǎng)了好多貓。:有一年當地老百姓染上鼠疫,傳染很快,死了不少人。為救鄉(xiāng)鄰,郭仙姑親自上山采藥,煎藥給百姓喝,大家的病很快就
好了,那些傳播瘟疫的老鼠也被郭家的貓咬死了(為了紀念這些有貢獻的貓,從前廟內擺有許多石貓。)。郭姑娘日夜求佛,經過多年的修煉郭姑娘終于得道成仙,從此郭仙姑更加樂善好施,佑護鄉(xiāng)鄰 。
兩山都是道教圣地,傳說悠久,風景優(yōu)美,傳播善文化,深受百姓喜愛,對提升市民素質,提高城市文明形象大有裨益,不僅如此,兩山的開發(fā)與利用,更有利于推動當地的旅游事業(yè)和經濟的發(fā)展。
三、兩山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威海 仙姑頂名勝風景區(qū),是威海市精心打造的一張名片,歷時三年精建而成。投資逾4億人民幣。更其珍貴:另投入2000余噸世界珍稀玉石,價值無可估量,被稱為——“無價的景區(qū)”。景區(qū)以玉為材精心打造近千件大型玉雕藝術品,數量之多、品相之豐,舉世獨一。其中,仙姑神殿所供300噸仙姑玉像為世界之最,乃世界級文化瑰寶。景區(qū)還分布著許多傳承中華文化的景點,如參悟五行哲理的五行門、祈靈求福的三多橋、品茗養(yǎng)生的如意湖……一點一滴,濱海仙山的水墨神韻交融在天人之間;一景一物,仙人相和的靈福感覺沁潤于游覽品賞之每一步。
麻姑仙洞這個景點的開發(fā)利用程度同威海市仙姑嶺相比,開發(fā)與利用遠遠不夠。麻姑的傳說雖說經久流傳,但絕沒有到婦孺皆知的熟悉程度,可見這個文化意義還有待進一步發(fā)掘和大力推廣,聽說麻城博達學校正在籌巨資拍攝《麻姑傳奇》,這不乏為一個好舉措;靜遠山莊作為麻姑仙洞風景區(qū)的休閑景點,也只局限于會議和夏季餐飲住宿,規(guī)模、時間、容量都相當有眼;而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喊著要開發(fā)麻城旅游資源,其通往麻姑仙洞的道路也只是一條羊腸小道,更不用說麻姑廣場、麻姑福相、仙人路……至于像威海市仙姑嶺以玉為載體,打造舉世無雙的玉文化,更是望峰息心,目前,麻姑仙洞的修建其知名度還僅限于當地和周邊地區(qū),這對推廣麻姑的形象和文化意義,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發(fā)展,都是遠遠不夠的。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杜鵑文化已成為麻城的一張名片,中國杜鵑第一城家喻戶曉,這是麻城的一大幸事,而養(yǎng)在深閨的麻姑仙洞,歷史悠久,傳說優(yōu)美,資源優(yōu)質,這座麻城的后花園,也應理直氣壯地掀起紅蓋頭,與威海市的仙姑嶺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