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麻城精神表述語共八個字:“忠勇孝善,創(chuàng)新奮進”。孝善二字是其重要內(nèi)涵之一。孝善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靈魂,是華夏子孫最基本的人倫規(guī)范?!鞍偕菩橄取?,從古至今,中華大地上的孝善文化薪火相傳,孝親故事層出不窮。近日誦讀國學經(jīng)典,我讀過三個孝親故事,從中所獲啟示良多。
第一個是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最著名的學生,以善政勇敢聞名。他小時候家里窮,長年靠吃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口米飯,可家里無米下鍋。為了滿足父母的心愿,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山路到親戚家借點米,回到家,趕忙給父母煮了一餐米飯,讓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大米飯。
第二個是黃香扇枕溫裘讓父母寬心。
黃香,東漢時期官員,孝子,那年他9歲,父母生病,炎炎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讓父母更加難熬,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頭。為了幫父母解除病痛,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驅(qū)趕蚊子,扇涼父母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母早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寧可自己辛勤挨凍,也要讓父親寬心快樂。
第三個是包拯辭官回家照顧父母。
包拯,北宋時期著名的清官。他28歲時中了進士,離開家鄉(xiāng)外出做官,因為父母年老不愿隨他到異鄉(xiāng),他便辭官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贊。
這三個故事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孝親故事,今天重溫這些歷史故事,我身受教育,感慨頗多。
一是孝親不分年齡大小。子路、黃香8、9歲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包拯28歲做官了也不忘孝敬父母??梢姡⒂H敬老是沒有什么年齡要求的一個人從小到老,為人子女,一輩子都要孝敬父母。
二是孝親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子路為了讓父母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米飯,不惜翻山越嶺走幾十里地到親戚家去借米。吃一頓米飯,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那是多么普通的一件事啊??蓪τ谧勇返母改?,卻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因為那時的人們窮啊。黃香扇枕溫裘,做的也是生活中極細小的事??墒虑殡m小,良心可嘉??梢姡⒕锤改?,其一言一行都可以在日出生活中得到體現(xiàn)。
三是孝親為大,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包拯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當官干一番事業(yè)??僧斪龉倥c孝親“二者不可得兼”之時,他義然辭官孝親,足見孝親為大。因為父母年紀大了,活在世上的時日不多,趁父母健在之時孝敬他們,理所應(yīng)當。否則,必定會留下“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終身遺憾。
古人云:“夫孝,始于事親,中與事君,終于立身?!笨梢?,事親還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包拯之所以論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清官,這與他一貫地事親忠君是分不開的。
現(xiàn)如今,麻城精神大力倡導“孝善”精神,我認為,這既是歷史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傳承,更是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讓我們一起大力弘揚“孝善”精神吧。(鄒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