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揚手是春,春天如約而至。
柳眼梅腮。麻城龜山,春心早動。也許知道麻城這座小城的人并不多,然而知道龜山的神奇的人不會少。這里,青山碧水、梵音流轉(zhuǎn)、茶意悠然。春天龜山到處一片綠色。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最先靚麗登場的是山上那些野花。有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真可謂,山花爛漫?;ㄩ_人至。捻花叢中,到處鑲嵌的是那些來自海內(nèi)外游客愜意的笑臉,是夢寐,還是陶醉?
滿眼春天的憧憬和希望,生生不息。綠葉萌芽,青松翠蔓。青綠隨處可見。龜山屬于大別山系,連綿的山峰薄霧彌漫、云海茫茫,一個個村莊在云霧繚繞的仙境中時沉時浮、若隱若現(xiàn),層次鮮明。
說起大別山,人們不由回想起當年先烈們浴血涅槃的場景。龜山這座紅色浸染,青綠墊底的神山,更加令人向往。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提到麻城的杜鵑,這一從遠古走來的精靈,飽經(jīng)滄桑巨變,古色古香延綿數(shù)萬頃;一路風雨兼程、古韻古風傳承百萬年。她分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送給麻城的絕佳禮物。龜峰旭日,自然天成,醉人心田。每年四月底五月初,爬上山間,一簇簇鮮紅的杜鵑,揚萬畝之際,迎天下來客。人熱情奔放。我與朋友小華拾級而上。來到山頂,放眼望去,滿山簇紅。陽春三月杜鶴來,一聲催得萬樹開。景區(qū)花農(nóng)用杜鵑花編織成花帽,很美。
我買來一頂“紅色”編成的花帽,給小華戴上,暖陽之下,格外嫵媚。龜山杜鵑,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很久前,龜峰背上住著一戶人家,姐妹倆,長得漂亮,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她們整天為山下的樵哥繡鞋墊。樵哥家境貧寒。一天,姐妹倆正在繡著鞋墊,突然口吐鮮血,灑在鞋墊上象一朵朵鮮紅的杜鵑花。她們將繡好鞋墊送下山,走到龜背上,下起了傾盆大雨,姐妹倆被淋雨后,又口吐鮮血,血隨著雨水一沖,染紅了滿山花海。勞累過度,她倆大病不起,離開了人世。兩姐妹便化身一對美麗的杜鵑鳥,在山里邊飛邊鳴,每年五月,把滿山的杜鵑花都叫開了。從此,這里成了杜鵑花海。她們用血鑄就了故事里的勤勞和善良。因此,喜歡杜鵑花的人,一定有著純樸謙遜的內(nèi)心。
故事老了,風景依舊。
如果你攀上龜峰,看旭日,那“龜峰旭日”的美景,再配上神話般的傳說。仙意頓生。這時,你就會聯(lián)想:萬畝杜鵑好像是神龜昂頭帶動的旭日余暉;龜峰腳下的片片茶園恰似神龜出海,灑落的片片水珠,晶瑩剔透。
龜頭峰,自然風光獨秀,巖石嶙峋,群峰聳立,林木蔥翠,清水潺潺,茶樹多生長于這里沿峰山坑巖壑間。一朵花盤活一座城,一壺茶帶動一群人。人們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發(fā)了龜山巖綠、“麻鄉(xiāng)約”等茶葉品牌。
說起“麻鄉(xiāng)約”不得不追溯到至元末明初,為避戰(zhàn)亂。麻城孝感鄉(xiāng)響應(yīng)“湖廣填四川”號召,遠遷四川,日久思鄉(xiāng),移民每年推選一定人員到故鄉(xiāng)探親,往返帶送土特產(chǎn)和信件?!褒斏皆旗F茶”條索緊細圓直,鋒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湯色碧綠清亮,葉底黃綠嫩勻。被選中為當時攜帶最重要的土特產(chǎn)之一。于是,飲茶的習俗在四川得到很大的繼承和發(fā)展。如今"龜山云霧茶"已獲部優(yōu)產(chǎn)品稱號。
不止青綠。
青綠,希望與進取的顏色。青山遠黛孕育的龜山人?!安萆匀龔?,風光動四鄰”。龜山遠銷各地的白廠絲和真絲綢,849種野生藥材,產(chǎn)有地藕、苦菜、竹筍、蕨菜、白花菜等野生綠色食品,都是極好的旅游紀念品。
如今,龜山云霧茶不只是一壺茶,已經(jīng)浸潤了那些遠歸尋親的人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端著一壺茶,凝望茶葉在水中飄舞,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色澤青綠,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就說“龜山云霧”沖泡后湯色多綠濃青艷,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茶音高而持久。這時的茶,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它還是一種文化。茶是孝善之物、茶是思鄉(xiāng)之情。
茶葉,不止青綠。
如花解語,不負四季,只為芳香。學(xué)會在一朵花中釋然,坦然讓一片青綠承載,剎那便成了永恒。
龜山的山水坊間,一地青綠。
每到春天,手拂綠葉,輕捻花心;細嗅醇味,香熏六腑。青綠暗香,清幽獨放。春和景明,生長在峰巔巖縫里的茶樹漸漸,冒出如針似的嫩葉。山里人在這種情況下開始采摘,采摘來的毛尖,經(jīng)過人工精巧制作,就是龜山巖綠茶。這種茶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湯色碧綠,葉底嫩勻等特色。儼然一幅青綠的《千里江山》油畫,淡綠染,濃綠描,深青勾,無論如何也脫不出青綠的嫩雅。陽光懶洋洋地蔓延著,卻并不憂郁,我攀爬在上龜峰的路上,視線被兩側(cè)古老木質(zhì)建筑虛掩。只見"能仁寺",一代文豪曹操親臨龜頭書聯(lián)(現(xiàn)存化主廟門楹)、董必武視察龜山的題詩:“昔日游擊地,今為產(chǎn)茶區(qū)。龜峰名久著,牯嶺德不孤。燦漫紅花勝,蒙茸綠草鋪。此山藏寶物,前進莫躊躇”。
山河無恙,煙火尋常。
龜山,天是湛藍的,純凈而空靈的藍,無心地飄飛的云,讓你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沿山信步,觸摸著古樸如畫的風景。不知不覺,也到了樂坊美伎,紅袖一揚的時光。一個個茶農(nóng)腆著被茶香熏醉的身軀,迎面而來。倒也應(yīng)了那“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的姿態(tài)!一道云霧茶,味勝流霞仙酒。俗念雖全消,茶興卻更濃。
世界很?,茶葉很??!熬脐@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我突然理解了李清照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因為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無獨有偶。白居易“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那種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煮茶論道,別有韻味。清茶濾心塵,淡茶養(yǎng)精神。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止以茶靜心,過得從容。
你來了,茶剛好煮上。一眼入畫,不止青綠!(成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