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神秘的“廿公”是誰?
劉 宏
《金瓶梅》扉頁上有篇《廿公跋》。因為這篇《跋》獨具慧眼地說破了作者著書的動機,而能為書作“跋”的人一般與關(guān)系密切,非師即友,所以,幾百年來,學者們對這位“廿公”的猜測與研究就一直沒停止過。那么,這位“廿公”到底是誰呢?
先請看“廿公”在《跋》中是怎樣寫的:
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鉅公寓言,蓋有所剌也。然曲盡人間丑態(tài),其亦先師不刪鄭衛(wèi)之旨乎?中間處處埋伏因果,作者亦大慈悲矣!今后流行此書,功德無量矣!不知者竟目為淫書,不惟不知作者之旨,并亦冤卻流行者之心矣!特為白之。
廿公書
從“跋”的語言文字不難看出,“廿公”是個崇信佛教之人,因為他是以僧人慈悲眼光讀《金瓶梅》的?!督鹌棵贰房慈绶被ㄋ棋\,卻大多為悲劇性人物?!柏ス敝赋?,《金瓶梅》“中間處處埋伏因果”,作者是懷“大慈悲”而著書的,切不可以俗眼觀之。真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若不是“笑笑生”之師友,又何來如此筆力?只是一不小心,暴露了“廿公”自己披的一身袈裟。
“曲盡人間丑態(tài)”,所概括的是作品內(nèi)容?!督鹌棵贰反_實是一部揭露人間丑惡的書。全書幾乎沒寫一個高、大、上好人,展示的平常的市井生活,揭露的是社會黑暗、人性欲求和婦女們痛苦呻吟;不但沒有道學家們所宣揚“天理”的存在和道德至上,還竭力與它唱反調(diào),并用“先師(孔子)不刪鄭衛(wèi)之旨”,來證明宋明道學所宣揚的“存天理,滅人欲”的荒唐。
“蓋有所剌”,是“廿公”的一個肯定判斷,表明它是一劑懲惡揚善、滌慮洗心的良藥?!柏ス睘椤靶πι背澑?,正說明他們是獨立于“宋明理學”主流意識之外,而關(guān)注世情、具有“現(xiàn)實風格”的人士。

(廿公)
《金瓶梅》自問世,誤解頗多,究其原因,是世人皆以“宋明理學”眼光看作品,而不是像“廿公”那樣,以釋迦“普濟眾生”的眼光讀;以盛行的主流意識讀,而不能以自己的頭腦讀,如同“矮子趕場般,跟在別人后面瞎起哄”(李贄語)?!柏ス钡母窬峙c“假道學”們高過幾層,將《金瓶梅》與孔子整理的《詩經(jīng)》相提并論,讓倡導“存天理,滅人欲”的假道學們啞口無言。
孔子生于“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時代,面對弒君裂國的混亂局面,他每每嘆息世風衰微,人心淫迷,而執(zhí)著地表白:“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奇怪的是他刪《詩經(jīng)》竟保留了鄭國衛(wèi)國的淫聲。既已言明:“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論語·衛(wèi)靈公》)”又對鄭聲筆下留情,這表現(xiàn)了孔子極為獨特的藝術(shù)觀和教育觀。他認為,所謂淫聲,不過是男女說愛之“情聲”,反映的是人的本性,不僅無害,還是“可施于禮義”(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的。顯然,“廿公”深刻領(lǐng)悟到了孔子的本意,認為“鄭聲”與“人間丑態(tài)”皆可取到“戒”(教化)的效用。所以,他接著說,“不知者竟目為淫書,不惟不知作者之旨,并亦冤卻流行者之心矣!特為白之?!彼麍詻Q否定《金瓶梅》是“淫書”的俗見。他認為,將《金瓶梅》視為“淫書”的人,如同理解不了孔子不刪“鄭聲”的深意,更理解不了作者創(chuàng)作的真正意圖,流于鄙俗與膚淺。
“特為白之”即“特此聲明”。值得注意的是,此句省略了主語,也就是“廿公”自己?!柏ス边x用“特”字,將態(tài)度表明得斬釘截鐵,毫不含糊,也透露出他與“笑笑生”不一般的親密關(guān)系。試想,若不是與作者深交的密友,或連讀懂書尚有困難,何敢“特為白之”?事實上,《金瓶梅》面世后,在社會上,尤其是士人間掀起了波瀾,誤解的人不在少數(shù)。很有必要澄清真相,表明意圖。由“笑笑生”自己辯解,多有不便。如果由與“笑笑生”交好的人來解說,就方便多了。作者有無這樣的授權(quán),無從考證。但從“廿公跋”的文字可以看出其“我不說誰說”的擔當。其兩肋插刀之義正詞嚴,令人嘆為觀止。
在“跋”的最后,“廿公”還主動為《金瓶梅》當起了推介人的角色。他說:“今后,流行此書,功德無量矣!”當時,《金瓶梅》還未正式刊行于世,只是在士人間筆墨傳抄。“流行”一詞,已預料到其書必沖破世俗偏見,大受歡迎。用詞不但否定了“淫書”的說法,還將“傳抄”定為“積功德”之大善事??跉膺€是“僧人”口氣,卻讓世人翻然醒悟,有一股勢不可擋的禪宗布道的力量!
“廿公”說,“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鉅公寓言”?!笆缽R”即世宗廟號,指嘉靖;“鉅公”即“名士”、“名筆”、超凡脫俗,有肯定作者藝術(shù)成就之意。那么,《金瓶梅》明明是“廿公”所在的萬歷時期的作品,他又為何要說是世宗時的作品呢?其苦衷就藏在“傳為”二字當中。原來,他是在故意散布煙霧彈。因為說得近而具體,必會招引人尋根究底,恐怕連他自己也難脫干系。在明朝,因“文字獄”而?禍的有很多案例,故而寧說其遠,不說其近。只是這一策略,果然效驗,誤導了讀者幾百年。
“廿公”是誰呢?他就是麻城芝佛寺院主持、李贄的好友僧無念。
“無念”,繁寫體剛好二十筆,而“念”與“廿”同音,時人皆尊稱無念師為“廿公”,故在《金瓶梅跋》后著名“廿公”。
僧無念,俗名熊深有,麻城東山(龜山熊鋪)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父母早亡,削發(fā)為僧,遍游諸方,后入杵山(縣東南五十里)一破寺,面壁九年,不言不語,又四方化緣集資,重建起杵山禪寺。
禪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旨。僧無念雖大字不識幾個,卻慧根深厚,如同禪宗五祖,有超常的悟性。僧無念參禪不局限于文字概念,篤信“心即理,心即佛”,使他悟道有了更廣闊的空間。龍?zhí)逗魅酥芰琳J為他是得道高人,請他做“芝佛禪院”主持,終成江淮禪林一代宗師。
與“廿公”僧無念交好的這位“笑笑生”又是誰呢?筆者雖早在《北京科技大學學報》上發(fā)表的《丘長孺是<金瓶梅>作者》一文中論證過,卻因時間久遠,實證難覓?;蚴菄鴮氉杂刑煊?,麻城藏家劉明西先生新發(fā)現(xiàn)《麻城縣志》康熙本珍貴手稿,能充分證明“笑笑生”就是丘長孺,真是功莫大焉!抄錄如下,供大家研究:
“丘坦,號長孺,少有俊才,勵志學古,丙午武舉會元,征歌學詩,耽情游覽,為鄉(xiāng)先生。長孺儒雅,風流命世,喜豪俠之客,妖冶之容,山川之盛。讀書如父,‘笑竹蒲之猶系’,揮灑少年場,笑拋千金,笑游南北,笑品惠山泉,笑施義冢,笑選歌妓,笑立名石,笑讓美姬。時稱‘笑笑生’,與溫陵友善,得其心,著書隱其名而傳世焉?!?/span>
明萬歷十六年,李贄在麻城龍?zhí)逗シ鹚略郝浒l(fā)為僧。僧無念尊李贄為師。丘長孺是李贄的關(guān)門弟子,與僧無念亦師亦友,關(guān)系十分密切。
“笑笑生”與“廿公”終于穿過歷史迷霧,露出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