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麻城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mczfw@163.com
牌坊是一個地區(qū)歷史文化的載體,是集體價值認(rèn)同的象征;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一部刻在石頭上的史書,每座牌坊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它通過對功德人物的表彰和宣傳,激發(fā)民眾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是道反映當(dāng)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風(fēng)景線。凡去徽州歙縣旅游的人,都會撞上形形色色的牌坊,使人浮想聯(lián)翩,如邁步于歷史文化長廊。
你知道嗎?歷史上,麻城也有很多牌坊,論品級,不為全國第一,恐怕也能位居縣級第一方陣。見于《麻城縣志》的名坊就有46座:1冢宰坊(為吏部尚書李長庚立)、2大金吾坊(為太子太保劉守有立)、3祖孫宮保坊(為劉天和劉守有立)、4繡衣坊(為為御史鄧楚望立)、5學(xué)士坊(為翰林院吏部侍郎劉鐘英、顯忠校尉劉幼堪立)、6秉銓典禮坊(為吏部主事周思稷、吏部主事周之夫立)、7尚書坊(為四部尚書劉采立)、8百歲坊(為誥封熊宜人立)、9翥鳳坊(為進士萬山立)、10都憲坊(為都御史鄒來學(xué)立)、11群英坊(邑令聶賢立)、12憲臬坊(為副使王本儉立)、13雙亞魁坊(為熊經(jīng)熊夔父子俱中第九名立)、14弈葉登榮坊(為參政董樸御史董辰立)、15太保坊(為尚書劉天和立)、16烏府坊(為御史曾大有立)、17黃門坊(為給事曾大顯立)、18世科坊(為僉憲喻沖立)、19憲伯坊(為僉憲王宇立)、20京兆坊(為府尹劉淑相立)、21繡衣坊(為御史毛鳳韶立)、22育賢坊(在縣儒學(xué)前)、23青云坊(在縣東街)、24經(jīng)元坊(在縣南街為萬祥立)、25戊戌進士坊(在縣南街為熊經(jīng)王本儉立)、26一脈科甲坊(在縣南街為董氏立)、27進士坊(在縣西門為周思久立)、28金榜題名坊、29方伯坊(俱在縣北街)、30由義坊、31廣濟坊、32明倫坊、(俱在縣東)、33立政坊、34宣化坊、35通泉坊、36永寧坊、37甘泉坊、38集賢坊、39教化坊、40科甲傳芳坊(為曾氏立)、41、42恩榮坊(有二,一在鎖口河為劉訓(xùn)立,一在霸陂為李?立)、43經(jīng)魁坊(在霸陂為李潤立)、44貞女坊(在縣前望歧門之西)、45孝友坊(在路口區(qū)街南道光間貢生郭希宗弟兄奉旨建)、46節(jié)孝坊(在縣東二里河區(qū)之南崗嘉慶間李法元為母請旌奉旨建立相傳建坊之日有慈烏千萬飛集其地馴擾不驚人以為孝征也)。
細作分析,46座功德牌坊可分為彰功(科第、政德)和彰德(忠孝義節(jié))兩大類,而前者遠多于后者,可見麻城科舉文化之興盛。據(jù)《湖北通史》統(tǒng)計,明代湖北進士總?cè)藬?shù)為1119人,黃州府進士321人,麻城進士就有103人,且10人《明史》有傳,可謂冠蓋荊楚,名滿海內(nèi)。
建牌坊,一般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級牌坊上刻有“御制”,是旌表朝廷,由朝廷撥款修建的;第二級牌坊上刻有“恩榮”,是旌表朝廷,由地方政府撥款修建的;第三級牌坊上刻有“圣旨”,是皇帝下圣旨,由自家出資修建的;第四級牌坊上刻有“勅建”,是皇帝恩準(zhǔn)而沒下圣旨修建的,款項也由自家拿。上面所列46牌坊多為“恩榮”、“圣旨”、“圣旨”三類,“敕建”的很多,不少未載入《縣志》。
位列“御制”、“恩榮”前列的有:吏部尚書李長庚、大金吾太子太保劉守有、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劉天和、四部尚書劉采等。
為吏部尚書李長庚立的牌坊是“冢宰坊”。在古代是國家政務(wù)的核心,負(fù)責(zé)統(tǒng)領(lǐng)百官?!渡袝ぶ芄佟飞险f:“冢宰掌邦治,統(tǒng)百官,均四海?!毕喈?dāng)于現(xiàn)在的中央組織部長,可見官勢之顯赫。
最為亮眼牌坊群,可就要數(shù)“劉族三牌坊”了:為“執(zhí)金吾”即錦衣衛(wèi)大都督、太子太保劉守有立的“金吾坊”、為劉天和與其孫劉守有立的“祖孫宮保坊”和為四部尚書劉采立的“尚書坊”。所謂“大金吾”,就是“錦衣衛(wèi)大都督”,是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wèi),為皇帝鷹鳶,官階十分了得。所謂“宮?!?,即太子太保和少保的通稱,明代習(xí)慣尊稱太子太保為“宮保”。劉天和歿后謚“莊襄”,可見皇帝“寵渥”至極。稱劉采為“四部尚書”,是因為他歷任吏部、戶部、兵部、禮部,是著名“能臣”,歿后,贈太子少保,謚“端簡”。贈謚,是皇帝對朝臣一生的評價和賞賜。
牌坊是石頭的藝術(shù),或雕松鶴延年,或鏤漁樵耕讀,或書“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或題“起家以勤儉承先追蹤端簡,貽謨惟詩書裕后媲美采公”,無不體現(xiàn)出設(shè)計者教化思想;無論是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都無不彰顯地方和家族的榮光,而它的精神就鐫刻在三個點上,一是牌坊中央頂端的“御制”、“恩榮”、“圣旨”和“敕建”字樣;二是牌坊名,如“冢宰坊”、“大金吾坊”、“大學(xué)士坊”、“尚書坊”等;三是皇帝御賜的楹聯(lián)或匾刻贊語等,而享受皇帝所賜殊榮,恐怕非“祖孫宮保坊”楹聯(lián)莫屬:
祖大司馬猥袵甲胄斬將擒王剿十萬鐵騎摧枯拉朽;
孫執(zhí)金吾參贊機務(wù)緝官懷民騰九州碑口動地驚天。
這是萬歷四年萬歷皇帝朱翊鈞所賜。“祖大司馬”是指兵部尚書劉天和,“孫執(zhí)金吾”是指錦衣衛(wèi)緹帥劉守有,可見劉家門庭顯赫、“寵渥”至極,可稱“麻城第一牌坊”。
麻城的名坊還很多,不能一一列舉,大多已淹于歷史的煙塵之中,但作為歷史文脈的一部分,又不可能永遠被消失,如果恢復(fù)重建,無疑又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回味先人的故事,增加家鄉(xiāng)自豪感,并增添一道旅游觀光的風(fēng)景線。(劉宏)